微机灰熔点测定仪的操作基于自动化控制设计,适用于煤、焦碳等灰熔融性测试。操作步骤综合国家标准(如GB219-2008)和仪器功能制定如下:
仪器安装与初始化:
将炉体放置水平,确保高温炉稳固。
小心插入硅碳管至刚玉外套管内,再将刚玉内套管插入硅碳管中,并在两端垫上专用垫片。
在硅碳管喷铝部位安装电极卡并连接导线。
调节控制箱位置,使摄像头对准高温炉观测孔,确保灰锥图像采集准确。
样品准备:
制作标准灰锥样品(灰锥高度约20mm),确保样品无偏倒(部分型号配备自动送样机构。
将灰锥样品装入高温炉内套管中。
参数设置与气氛控制:
在微机系统(Windows操作系统)中设定升温程序:
900℃前升温速度15-20℃/min。
900℃后升温速度5±1℃/min(系统自动调节惯性影响)。
选择炉内气氛:弱还原性(通气法或封碳法)或氧化性(空气自由流通)。
启动测试:
启动微机控制程序,高温炉自动升温(最高1500℃)。
系统自动加速控制温升,确保三小时内达1500℃。
实时监测与记录:
摄像机实时摄取灰锥图像,在计算机屏幕显示变形过程(800℃后清晰可见)。
微机自动判别并存储特征温度:DT(变形温度)、ST(软化温度)、HT(半球温度)、FT(流动温度)。
图像和温度数据以2℃间隔自动保存至硬盘。
结束与输出:
测试完成后,系统自动停止加热。
结果(图像及温度值)可打印或回放分析。
注意事项:
确保热电偶(铂铑-铂)校准准确,温度显示精度≤0.2%。
定期检查硅碳管和垫片,避免高温损坏。